网站首页 | 政协简介 | 要闻播报 | 提案在线 | 调研视察 | 社情民意 | 学习地带 | 民主党派 | 党风廉政 | 政协论坛| 文史茶坊 |大事 记

 

首页>调研视察>正文

 

建立矿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建设和谐矿区的建议

 

政协毕节地区工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一、选题背景及调研过程

 

近几年毕节地区抓住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机遇,煤炭工业快速发展,成为继“两烟”之后的主要支柱产业,为毕节地区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煤炭资源开发的快速推进,不可避免的诱发大量地质灾害发生,给矿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为此,地区建立了地灾和环境治理修复补偿相关制度,但由于尚未完全形成有效处置地质灾害、补偿受损群众的长效机制,目前矿区的生态环境仍有恶化倾向。煤矿业主与矿区周边群众纠纷频发,群众与县乡干部之间的矛盾激化。矿区群众集体围堵煤矿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演化成双方多次群体性械斗。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毕节地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影响毕节地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为此,毕节地区政协工委将“建立矿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和谐矿区”作为工委人资环委2008年的调研课题。人资环委在分管主任王霞的带领下,深入金沙、织金、大方、黔西、纳雍等县地质灾害较严重、矿群纠纷较为突出的乡镇,调查走访矿区群众和煤矿业主,分别召开座谈并发放上百份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意见。7月初,工委主任杨继红又亲自带队,专门邀请了行署办、发改局、国土局、煤炭局等单位负责人一同到织金县对煤炭开采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了视察。人资环专委会对调研和视察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拟草出初稿并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二、煤炭资源开发对毕节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对毕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毕节地区历来是贵州经济最贫困地区。但煤炭资源开发以来,毕节地区经济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一是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煤炭资源开发以来,全区GDP产值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三;二是财政状况极大改善。短短几年,全区财政从十几个亿跃到五十多亿,财政收入的增幅比例高出全省乃至全国。其中来自煤、电的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0%左右;三是加快了支柱产业的形成。目前,煤炭、电力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达806KW,成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煤炭年产量达3000万吨,成为全省第二大煤炭工业基地;四是带动了地方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除了青龙、比德、中岭等一批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煤矿和纳雍、大方、黔西、金沙等已经建成并投产的电厂外,东华热电厂、煤化工、磷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也正稳步推进,可以说毕节地区完全有条件发挥后发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负面影响。

 

煤炭资源开发在快速拉动毕节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一些体制机制没有理顺或缺失,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有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主要表现在:

 

    一是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随着各煤矿企业加大开采力度,煤矿开采区山体崩塌、地表塌陷、地裂缝等灾害日益增多。以金沙县为例,全县111个合法矿井,均不同程度存在采空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金沙新化乡全乡19个地质灾害点中有16个是因煤炭开采形成。织金县各类地灾点123处,其中因采煤及建设施工等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达102处。可以说,有煤矿的地方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区地灾办月报资料统计表明,仅2008年上半年,全区又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1处,几乎都集中在采煤区。煤炭开采诱发的地质灾害直接导致了群众房屋受损、水田变旱地、地面水源枯竭和地下水水位下降、部分土地不能耕种。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上一篇:关于我区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毕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CopyRight© bjdq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www.365-288.com
技术支持:新利商务网络有限公司